加密普及与去中心化的两难选择

加密普及与去中心化的两难选择
加密普及与去中心化的两难选择

加密货币最好还是保持其小众市场的地位。

FTX的迅速衰败和崩溃是加密货币行业迄今为止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在崩溃时,FTX是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这对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加密货币价格暴跌,并影响了许多相关企业。

到2022年底,人们对加密货币能否东山再起还不确定。明显的欺诈行为似乎验证了人们普遍的看法,即加密货币公司只是掩盖欺诈的幌子。

然而,现在的情况似乎有所好转,尽管人们普遍担忧行业正在重复过去的错误,可能再次面临惩罚。对于经验丰富的加密货币投资者和观察家来说,这已经成为常态。自2014年比特币市场在Mt. Gox交易所倒闭后崩溃并随后复苏以来,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这个日趋成熟的行业将这种兴衰交替的周期视为常态,这是否奇怪呢?在我看来,任何区块链技术或消费者应用能否被广泛采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代币价格,或者说整个行业不应总是面临即将崩溃的风险。

加密货币发展的最大难题恰恰是其自身的增长。市场高涨时的极度乐观与低迷时的极度悲观,大约每四年就会循环一次,这正是加密货币追求广泛普及所带来的后果。这个过程非常明显就是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所描述的「非理性繁荣」的典型例证。承诺彻底改变从货币到互联网本身的核心价值导向激发了人们的兴趣。人们被去中心化的理念所吸引。随着人气的上升,价格也随之上涨,这种上涨又进一步刺激了更多人的投资,直到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失败的都是区块链原本旨在取代的那些事物。而这些事物,几乎总是为了使加密货币更易于被用户接受和使用而设计的。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大众」可能不会选择自我保管资产。但如果没有自我保管,像比特币这样的资产又有何意义呢?

加密货币的采纳意味着要遵循法律(这常常与加密货币的价值观相冲突),并建立易于使用的登录方式(这些可能会遭到攻击)。去中心化的目标和大规模普及之间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