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线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指标,对于熟悉数字货币和股市的投资者来说并不陌生。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盘面、判断行情走势,并找到市场中的买卖点。布林线又称为股价通道线,英文名为”Bollinger Bands”,简称BOLL。它的名称源自指标创始人约翰·布林的姓。约翰·布林是一位股市分析家,他根据统计学中的标准差原理设计了布林线这一技术指标,被广泛应用于投资市场,用于观察价格的走势变化。约翰·布林认为股价的波动总是围绕着某一个价值中枢(例如均线)在一定的区域内运行。布林线指标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引入了”股价通道”的概念,通过计算绘制出通道。股价在通道范围内波动变化,并且通道的宽窄会随着股价波动幅度的大小而变化。同时,通道对股价也具有调整作用,当股价偏离通道过大时,会自动调整回到通道内。通过布林线,投资者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股价的波动情况,并对股价的未来走势进行判断。因此,布林线也逐渐成为投资市场中广为应用的热门技术指标。
约翰·布林设计布林线的初衷是为了均值回归,即当股价处于上轨运行时,判断股价高估,有回归均线的趋势;当股价处于下轨运行时,判断股价低估,有回归均线的趋势。为此,他设计了3条轨线,分别是上轨线(UP)、中轨线(MB)和下轨线(DN)。其中,中轨线就是N日移动平均线。然后,约翰·布林引入了统计学中的标准差概念,计算出上轨线和下轨线。和其他技术指标一样,布林线指标也根据选择的计算周期的不同分为日布林线指标、周布林线指标、月布林线指标和分钟布林线指标等。然而,在实际投资中,常用的是日布林线指标和周布林线指标。尽管它们的计算周期不同,但计算方式基本相同。这里以日布林线为例介绍布林线的计算方法。日布林线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中轨线 = N日的移动平均线
上轨线 = 中轨线 + K × N时间段的标准差
下轨线 = 中轨线 – K × N时间段的标准差
其中,K值和N值一般情况下分别为2和20,即20日移动平均线与2倍20日的标准差。了解了计算公式之后,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1. 计算均线MA:MA = N日内的收盘价之和 ÷ N
2. 计算标准差MD:MD = 平方根{[n 日的(C-MA)平方之和]÷n}
3. 计算中轨线、上轨线和下轨线:中轨线 = N日的MA,上轨线 = 中轨线 + K × MD,下轨线 = 中轨线 – K × MD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标准差MD中的C为收盘价。可以看出,布林线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然而,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只需了解布林线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并不需要实际进行计算。
如果您对交易感兴趣,希望获取交易技能,精进技术并构建自己的交易体系以达到稳定盈利的目标,请关注Kine Protocol直播间。据悉,近日有多名分析师入驻Kine Protocol K广场的直播间,其中有7名金牌分析师全天侯(早5:30-24:00)开启直播,他们将从K线基础、实时盘面分析、均线战法、主流币趋势、精准入场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展示他们的技术能力并分享实践经验。他们还将为交易用户提供深入的解惑和指导,帮助用户建立盈利系统和交易模型,并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都值得参与直播学习交易必备技能。分析师将毫无保留地在直播间分享,敬请关注。
参与Kine Protocol直播间学习技能,可以在交易市场大展身手。Kine Protocol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功能,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