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下旬,重庆商界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人民法院公告网上发布了对波场 TRON 创始人孙宇晨的致歉声明。
这也意味着,耗时 2 年之久的“孙宇晨诉媒体侵犯名誉权”一案最终以原告孙宇晨胜诉,被告致歉而落幕。虽然正义来得稍微迟了些,原告这两年来所遭受的名誉损失也很难去量化及追偿,但此结果仍将对后续相关谣言的传播起到了一定遏制和警示作用。对于长期以来饱受非议的 Web3 行业而言,该起判决也再次证明了“Web3 并非无法之地”,有助于敦促信息服务从业者“言必有据”,进而构建一个更加负责且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
案情回顾:此案的具体经由如下。2022 年 3 月 11 日,重庆商界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商界”媒体账号在东方财富网及东方财富 APP 发布了标题为《FBI 调查孙宇晨,疑似涉嫌内幕交易》的视频;4 月,该公司再次在《商界》杂志上发表了标题为《被 FBI 盯上的 90 后》的文章。在上述视频及文章中,该公司未经调查,便对原告孙宇晨采用了“组织做市团队”、“涉嫌内幕交易”、“躲避 ICO 禁令逃往国外”、“涉嫌欺诈”、“洗钱”、“逃避法律制裁”、“目前美国国税局、FBI 等已介入调查”等带有侮辱性、诽谤性的语言表述。“商界”的这些诽谤性信息源自于美国杂志《The Verge》在 2022 年 3 月 9 日所发布的文章《THE MANY ESCAPES OF JUSTIN SUN》,该文章的作者为 Christopher Harland-Dunaway。然而,《The Verge》在原文中曾明确提到:负责起诉证券欺诈的美国证券交易委托会拒绝就相关内容进行置评;美国国税局既未证实也未否认调查的存在;联邦调查局和美国纽约南区检察官办公室也没有回应置评请求。更为重要的是,孙宇晨本人曾在“商界”发布上述文章及视频之前,于 2022 年 3 月 10 日以中、英双语形式就《The Verge》此指控的内容作出了属于谣言的回应。在这一背景下,重庆商界传媒集团既未联系《The Verge》进行确认,也无法联系到美国 FBI 等机构,甚至无视孙宇晨本人的辟谣回应,依旧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发布了上述文章及视频。对此,孙宇晨本人随后委托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向重庆商界传媒集团提出了侵犯名誉权诉讼。经由 2023 年 3 月 22 日的简易审理以及 2023 年 9 月 20 日的公开开庭审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中“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的规定,最终裁定原告孙宇晨胜诉,并要求被告重庆商界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执行以下裁决:被告需在判决生效后三日内删除其于 2022 年 3 月 11 日在东方财富 APP 内以“商界”账号发布的标题为《FBI 调查孙宇晨,疑似涉嫌内幕交易》的视频;被告需在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向原告孙宇晨的道歉声明;被告需在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向原告孙宇晨赔偿公证费 519.37 元。
深受谣言中伤的孙宇晨:公众人物遭遇谣言攻击,这在 Web3、互联网乃至传统行业内都极为常见。就在孙宇晨此案发生后不久,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也曾于 2022 年 7 月 25 日在香港向高等法院原诉庭对《彭博商业周刊》的中文版制作方、香港媒体现代传播公司提出起诉,控告后者诽谤。而如果把目光投向更广的行业,你会发现包括刘强东、王健林在内的多位知名人物都曾饱受谣言困扰,最终不得不通过法律手段诉讼反击。而孙宇晨作为 Web3 行业中流量最大的公众人物之一,围绕在他身边的各种谣言可谓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一是因为 Web3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监管框架尚不完善,舆论环境也并不友好,因此许多人在谈及 Web3 行业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戴上有色眼镜;二则是因为孙宇晨个人偏幽默、爱开玩笑的社交媒体互动风格,使得其相较一些更加严肃的公众人物看起来“更好招惹”,客观上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借机作恶的机会。不过,这些所谓的原因最多只是条件,却绝对不能成为造谣的理由。在任何一个法治体系下,造谣行为都是对被造谣者的恶意中伤,是不可容忍的名誉侵害,会对被造谣者带来不可逆且无法量化的价值损失。可即便是面对如此负面的影响,孙宇晨在遭遇各种各样的谣言攻击之时,大多数时候采用的却都是“清者自清”的忽略态度,最多也就是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声辟谣,很少会像本次诉讼重庆商界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这样坚决追责。
之所以如此,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