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放缓背景下处置扣押的加密货币以支持公共财政

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放缓背景下处置扣押的加密货币以支持公共财政
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放缓背景下处置扣押的加密货币以支持公共财政

要点总结

中国地方政府正在出售扣押的加密资产,以支持经济放缓中的公共财政。

到去年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持有的比特币估计约为15,000个,价值14亿美元。

据路透社的一份新报告引用的交易和法院文件显示,中国当局正在借助私营企业出售因非法活动扣押的加密资产,以应对经济逆风,增强公共财政。

这一做法发生在与数字资产相关的犯罪激增的背景下,并处于监管灰色地带,因为自2021年9月以来,中国已全面实施了对加密交易的禁令。

据报道,这些交易为因经济增长放缓和支出增加而紧张的市政预算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然而,这一趋势暴露了监管真空。在中国,尚未制定统一的国家规则来处理或处置因诈骗、洗钱、网络赌博及其他非法活动而扣押的数字资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教授陈石表示,目前的做法是一个拼凑的变通办法,“与中国的加密交易禁令不完全一致。”

法律专家、法官和执法官员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为腐败创造机会,并可能助长犯罪,呼吁进行紧急改革。

根据River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估计拥有近15,000个比特币,当时价值约为14亿美元。

尽管国家交易禁令依然存在,但这些资产中的大部分已经通过私营公司在外国加密交易所转化为现金。

通过离岸交易所和点对点平台出售加密资产是用户为规避现有禁令而采用的一种常见方法。大陆的交易者利用社交媒体、VPN和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来保持他们在监管执法范围之外的活动。

根据报告,总部位于深圳的佳分香自2018年以来,代表中国东部多个城市出售了超过30亿元(4.1亿美元)价值的加密资产。这些美元收益被转换为人民币,并直接转移到地方财政局,规避了国家的交易限制。

一些法律专业人士呼吁中央银行承担管理扣押加密资产的责任,倡导进行离岸销售或建立国家储备,类似于特朗普时期为美国比特币储备所提出的计划。

据传,中国政府正在悄然制定战略比特币储备,以应对美国加密监管的变化。

2021年的禁令是中国努力遏制其认为的投机金融活动和防止资本外流的结果,因为大量加密货币被用于将资金转移出中国。

自禁令实施以来,中国已专注于开发其自己的国家支持的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e-CNY),旨在提供一个受控的数字支付系统,而不涉及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风险。

Related Post